民以食为天,大米是刚需,也是最稀松平常的存在。只要买过大米,就知道它也是很复杂的存在。看起来外观没差的大米,在口感、风味、营养等方面却是千差万别。
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一粒米背后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?
我国水稻有几个产区?
总共能生产多少品种的大米?
大米暴晒能够防止长虫、受潮么?
颜色白、加工越精的大米就是好大米?
不是。
高精度加工的大米外观亮度更高,含糠更少,杂质也少,因此制作的米饭会更白,但是加精的大米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会流失更多,口感也会随着加工程度先升后降,所以说大米并不是越白、越精就越好。
怎样的大米更好吃?
很多人觉得,好不好吃这件事纯属主观;但其实不然,大米好不好吃几乎是个可以用理化指标量化处理的问题。
大米的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口感。简单粗暴地讲:直链淀粉少的,蛋白质含量低的越糯越软,反之就越Q弹越硬。
但是煮的米饭越软糯粘湿,糊化程度越高,食用后升糖越快,而相反,越硬越是粒粒分明的米饭,食用后升糖越慢。